華爾街銀行有創紀錄的一年。美好時光能持續嗎?

華爾街銀行有創紀錄的一年。美好時光能持續嗎?

儘管去年發生了經濟大屠殺,但2020年對於在大型華爾街機構擔任交易員或投資銀行家來說並不是一個壞時機。大型銀行上週報告了第四季度和年終收入,這些數字說明了這些細分市場的轉折點。

高盛(GS)報告稱,2020年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為94.2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24%,股票交易收入為95.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30%。 JP摩根大通(JPM)報告稱,投資銀行業務同比增長25%,股票交易增長33%。摩根士丹利(MS)的交易額年增長率為26%,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則增長25%。

問題是,在金融不確定性和災難迫在眉睫的一年中,銀行如何管理如此可觀的數字?答案恰恰是由於財務不確定性和迫在眉睫的災難。

在交易方面,2月和3月資本市場的動盪是銀行交易業務的早期福音。摩根大通的股票交易在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了28%,“主要是由衍生品收入增加所推動。”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第一季度的貿易和銷售收入增長了30%,“這是因為客戶數量和波動性增加了”。高盛第一季度的股票部門增長了22%,這是“受衍生品推動的”。在恐慌之中,龐大的客戶交易量為銀行交易台創造了一定的費用豐厚。

同時,“迫在眉睫的災難”因素以巨額財政刺激措施和鴿派貨幣政策的形式更間接地使銀行交易員和銷售人員受益,這在股票價格之下形成了底線。股指從春季低點迅速恢復,並在夏季和秋季達到新的紀錄高點。銀行與其他市場一起動用創紀錄的利潤來獲利。

大流行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經濟條件也為投資銀行集團提供了類似的推動力。美國政府採取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方法來防止金融災難,為公開市場發行提供了充足的資本供應,而創紀錄的低利率則鼓勵企業發行更多債務。與此同時,經濟共同推動的轉型-由於就地避難所的限制,科技公司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重要-導致許多風險投資支持的科技公司成為有吸引力的IPO前景。 因此,2020年是IPO發行創紀錄的一年。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公司的股票銷售籌集了創紀錄的4,350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SPAC的820億美元資金。投資銀行家承銷了所有這些新發行的債券,獲得了回報。高盛(Goldman)在描述其證券和債務承銷的創紀錄年份時說,其數字“反映了整個行業交易量的增長。”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引人注目,稱其股票承銷額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81%,是由於“隨著客戶繼續進入資本市場,首次公開募股和後續發行。” 展望2021年,大型銀行將很難繼續打破紀錄。首先,人們越來越擔心股市泡沫。急於套現可能會抑制交易活動,而較低的股票估值可能會扭轉IPO熱潮。其次,2020年發行的IPO和SPAC數量龐大,這意味著資本供應量超過了希望上市的公司,這可能會削弱承銷利潤。

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銀行股似乎對渴望增長的股票市場投資者沒有吸引力。本文中提到的銀行(JP摩根,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股價最近已超過或接近歷史最高點。投資者可能最好等待市場回調,然後再將腳趾重新投入華爾街。

Facebook Comments